生豬產業作為我國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已成為農業經濟的主要收入和維護國家食品戰略安全的支柱產業。近年來,我國豬業發展歷經深度調整,競爭日趨激烈,正逐漸進入“微利”時代,為此,產業上下游紛紛開啟降本增效模式,在此形勢下,如何做好全產業鏈的建設,形成產品閉環,鎖住利潤,實現各環節的緊密協同、高效運作,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確保產品質量,在未來競爭中顯得尤為重要。
“自2018年8月爆發非洲豬瘟至今,我國的生豬產業發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變化,呈現六大特征,即基礎產能穩固、保障供給充足、成本競爭激烈、企業分化加劇、產業格局演變、整體素質提升。”中國畜牧業協會第四屆理事會會長、戰略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希榮認為,過去6年我國生豬產業發展經歷重要轉折,帶來了很多啟示:一是努力保持適度合理產能規模;二是加強生豬安全防控措施;三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攤銷和資產折舊攤銷;四是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堅定信心;五是在行情看好、普遍獲利的情況下,不沖動,不盲目;六是勇于探索,不斷創新;七是相互學習,互相取長補短,不怨天尤人。
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秦英林認為,養殖企業要有國際視野,對標具備更優秀生產效率的企業。在養殖過程中,應注重育種、飼喂、防病、屠宰等各方面的數智化賦能。技術從基礎發力,業務從底層突破,構建行業模型,實現產業互聯。
中國畜牧業協會會長蔡輝益認為,企業在會議上得到了充分的交流,在相互學習中實現了共同提升,真正促進了行業的融合發展,更好地構筑了行業生態。
當前,市場環境復雜多變,養殖場(戶)的經營壓力與日俱增。因此會議圍繞“全產業鏈降本管理經驗分享”“不同規模養殖場如何提升盈利能力”“生豬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”和“大型養殖企業提升盈利能力活動交流”四大專題分別開展經驗分享和互動交流。